畅所欲言找差距谋发展 上下同欲铸辉煌圆梦想
3月22日下午,春风拂面,细浪拍岸,我院2013年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大梅沙芭提雅酒店隆重召开。百忙之中的市卫人委许四虎副主任政处廖庆伟处长、区卫人局董宏伟局长、全晓明副局长亲临会场,还有远道而来的清华大学吴剑平教授、风尘仆仆赶到的中山大学王庭槐教授、黎明涛教授也应邀前来点评指导,院领导班子成员、科主任、护士长共176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医院张宗明书记主持。他在会议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学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没有学科建设,医院就没有生存空间,没有好的学科就没有好的医院。伍贵富院长对参会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去年学科建设评估会的意义在于新领导班子摸底,而今年是对大家提出更高要求,就是如何实现区委领导提出的“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主动关心学科的发展,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设法挖掘自身的亮点。在座的中层干部要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和姿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开展工作。
区卫人局董宏伟局长发表了言简意赅的重要讲话,并就我院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在医疗资源非常集中的区域脱颖而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第一、要实现双量的提升。即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质量是根本,质量靠的就是学科建设。第二、存量和总量并进。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是提高总量,更要注意存量盘活,如何将现有的人力、物力进行盘活,优化,提高效率。第三、长板和短板共强。董局用木桶原理说明了学科建设的路径,长板是重点,强院必有强科,科室要有自己的特点。短板指的是基础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基础管理,都不能放松三基三严。董局还形象地比喻基础管理如同打盖高楼挖地基,事关重大而不易见成效,却是长久稳步前进、持续健康发展的绝对保证。董局还对这次会议采取排排队、打打分的评估形式给予了肯定,既能让学科展示亮点,又能听取专家建议。
市卫人委医政处廖庆伟处长也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非常隆重、非常好”,作为市中心城区的一家三级医院,每年梳理一下,把优势学科进一步拔高,把有限的资源放到合适的地方是件值得坚持做的事。福田医院开了好头,也为其他市级医院也做出了良好的典范。
接下来学科汇报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进行,共16个专科依次上台汇报。本次会议主要由市区两级重点学科和新建学科疼痛科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主要是2012年学科建设情况及目前存在问题和2013年工作计划,汇报完毕由到会的专家、领导进行点评提问,汇报人即刻简短答辩。并由七位院外专家和八位院领导从医疗工作、科教工作、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条件、学科发展方向、学科规划七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今年的学科汇报除对业务指标有一定要求外,还要求需与市内、区内其他先进专科进行比较,找差距,提问题,想对策,求发展,紧凑的四小时内完成了所有汇报,通过专家或是单刀直入的提问,或是委婉中肯的建议,或是直截了当的评价,各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汇报展示了学科的亮点和成绩,剖析了发展的困惑和瓶颈,找出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谋求了学科和医院的持续发展。大部分汇报人均认为有一定的收获,未上台汇报的科主任、护士长们也认为值得学习和聆听。虽然会议的时间已开到近八点,大家还是认真坚持。
当天会议的最后还进行了简短的2013科教总结表彰大会,由外院专家、上级领导给2012年论文、专利、专著、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成果取得显赫成绩的七位代表进行了颁奖仪式。
23日上午集中安排学习讲座,首先由医务科、护理部、学科建设办公室的三位主任进行了演讲汇报。医务科陈庠仑主任用详实的数字列举了2013年医疗工作任务,从业务管理、业务数量、目前状况、卫生部专项工作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读。护理部杨衬主任用图文并茂的幻灯汇报了护理管理工作,从团队建设、质量建设、专科护理、科研继教等方面进行展示,重点分析了目前护理管理工作的困境及解决方向。学科建设办李明主任的汇报既有医院自身纵向发展过程的比较,又有横向与兄弟单位间比较,整体分析了我院学科建设的现状,列举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于将来如何发展作了深刻思考,就学科定位、建设方法、工作持续改进、建立特色学科、学科经营、学科协作、用好人才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院聘请的两位院外专家的讲座大家更是翘首以待。来自清华大学的吴剑平教授作了《医院学科建设与竞争力》的演讲。吴教授从学科发展、形成、构成特点、判断标准作了理论阐述,对大家关心的如何提高医院竞争力作了深层次的剖析,最后明确指出了学科建设始终是医院发展的中心工作,给予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意见。吴教授的讲座把大家对学科发展由形式上的认知带到了深度的剖析和总结,将大家平时未能充分注意的医院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注意高度。中山大学的黎明涛教授大家并不陌生,这位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的教授谦虚地进行了题为《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的演讲,指出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水平,强调在学科建设中要注意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注重学科建设的氛围,尤其要求学科带头人有广阔的胸怀,这些是学科建设不容易被大家关注却又相当重要的技巧。
讲座结束后安排了畅所欲言的分组讨论,分为内科组、外科组、医技组,笑容可掬的意见也好,面红耳赤的争执也好,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个半小时的讨论一眨眼就过去了,似乎大家还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想法。即便是诉说不满与不足,也是代表福医员工一颗火热的主人翁的心,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而简单的想法,那就是把医院搞好!民主、务实的会风带着春天的气息,也彰显着医院的文化。
最后,伍院长慷慨激昂地作了“抓住历史机遇、促进学科发展”的全面总结。既对比剖析了此次研讨会的进步与不足,也分析了目前医院的现状和面临的历史机遇,指出了下一步因该如何去做,对学科带头人也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讲话中提到的“人梯精神”和“福医人梦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触动了在座的每一位福医员工的内心。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对比了与去年学科评估会的差别
伍院长对此次评估会首先给予肯定,内容相当丰富,大家更重视,参会更踊跃。其次大家的幻灯准备技巧提高了,材料的组织汇报更规范。各科室心态也更好,决心更大,目标更清晰。虽然去年的有些问题解决了,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将问题集中起来,领导班子将与大家一起解决。有幸请来赫赫有名的专家给大家提建议、找差距,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大家既然是同舟共济,就要齐心协力谋发展。
指出了此次评估会的不足
首先,学科定位不清晰,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在群雄并起的今天,要达到不容易,要突破更不容易,这对领导层面同样是个难题,请各专科主任回去要多多思考。亚专科的分工和人才的定向培养不到位,人才不足,科教也是短板。虽现逐步有些改变,但临床方向凝练不足,大家应动脑筋想想怎么去主动出击,多找途径去解决。三甲项目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三甲创建是志在必得的事情,各科室有哪些优势,短板,科室还不够清晰,接下来科室要逐一落实。另目前多数科室还是单兵作战,借助外力发展的意识还不够。要争取多科室联合,依靠专家团队作后盾,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
分析了面临的历史机遇
有政府的强力支持确实让人庆幸和感动。刘庆生书记提出的“四个最”让医院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那就是“建立最好的医疗环境;打造最和谐的医患关系;购买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卫生系统创造最好的待遇”。这“四个最”激动人心,我们有强大的专家团队和高校平台作支撑,最重要的是我们全体员工,至少目前还在福医拿着薪水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重铸福田医院的辉煌。
提出了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希望
学科带头人非常重要,应具备许多良好素质,有想法、有冲劲、有能力、有团队意识和包容心,能高瞻远瞩,有人梯精神。也许自己并不能完全胜任现在的工作,但可以努力寻找有能力的人去胜任,要有人梯精神。学科发展要有清晰的思路,与临床医疗相辅相承,同时有合理的人才梯队,也需与科教协调发展。重点学科要有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要注意区域定位。
指明了大家未来该怎么做
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很重要,今后仍将选好带头人。高度重视、同心同德,正如吴建平教授提到的“上下同欲者胜”,“有德无敌,众望所归”。大家要回去勤思索,多谋划,找标杆,找差距,找突破点。例如大家应动脑筋想想,为什么大家一边抱怨床位少,一边是病床使用率87%?是宣传问题、技术问题、还是服务问题?抱怨没有用,想办法解决才有出路。大家还要充分利用三甲平台创造机遇,通过三甲建设取长补短,尽最大努力修炼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挖掘潜力,促进效率。
介绍了医院未来的规划
目前,医院3-5年的规划正在起草中,“患者优先,员工为本,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16字办院宗旨大家要牢记,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通过优质服务来解决患者的问题。质量自然是根本,保证质量才能谈提高服务。另外,除基本功能外,目前正在探讨国际诊疗中心的服务模式,可能会实行第三方托管,全方位陪训员工、流程,打造高端、优质的健康服务体系,争取高起点、严要求,把规范做好,凸显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自然得到提升。希望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团结起来,同心协力,把握机遇,将汗水洒在福田医院,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最后,张书记号召大家会后要将伍院长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下去,各科室回去要围绕着 “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这12个字认真思考如何开展工作,让员工在这里安居乐业,专科蓬勃发展,医院再创辉煌。最后,为期一天的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方式新颖的研讨会在书记真诚的致谢和台下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科建设办 杜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