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延续
按说,43岁的我,年龄不算大,但我已颇感力不从心了,悲哀!
晚上,腰酸背痛得历害,因而放弃了日常的练吉他。扑卧在客厅的沙发上,尽量让自己的腰放松一些。老婆猫在里屋,盯着电脑屏幕玩纸牌游戏。我再不过问她的消遣了。
一年前,我却没这种心态,曾极力反对老婆玩游戏,觉得那是浪费生命。一直以为,一个有素质的生命,应该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从而得到升华。
但是这一年来,我不停地思考,人活一生,草木一秋,若能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尽量让自己活得顺心一些,也并不为过。其实,生活有很多种方式,只要健康、快乐、顺心就好!我没理由苛求!
我用双手不停地敲打那不争气的背,希望它可以恢复生气,但无论我如何努力,迟迟不见效果。此时,我想到了老婆,想叫她过来帮忙,但转念一想,还是放弃了,因为她很不容易,白天要帮忙经营一家公司,神经高度紧张,肯定也累了,就让她在纸牌中忘忧吧。
说心里话,我很佩服她,尽管她学历不高,但抗压力却远大过我,唉呀呀!要管理一个公司,可不是好玩的,假如换了我,对于我这个在医院里养尊处优的人来讲,不说是被扔进油锅里煎熬,至少也象是被摁在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拼命挣扎了。这,是不是一种素质?嗯,应该是,而且这种素质不是我扑在书堆上可以操练出来的。简而言之,那叫性格决定命运!
的确,命运就当如此,所以我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心安理得地扮演上了“贤内助”的角色,因为现在,她的收入比我多,她“彻底翻了身”。一年前她没工作时,可不是这样,一直在家耐心地伺候着我呢。可现在,今非昔比了,我只好阿Q地安慰自己,就让她过一回将军的瘾吧。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不服气还真不行。
唉,要是儿子在身边就好了,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甚至命令他:“牛牛,赶快过来,帮你老爸捶捶腰。你知道我的腰为什么会痛吗?因为一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练吉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每天都要练吉他吗?是因为不久的将来,我要教你弹吉他。你想想,一个弹吉他的男孩子多帅呀!”我想他不会反对,因为早有这种先例了。他会很乐意地用12岁的小手不停地敲击我酸痛的背。想到这,我笑了,嗨,养儿子,还真有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
儿子,12岁了,我陪他的时间不多,这,一直是我很内疚的事。每每和朋友聊天,我都会提到。朋友们总会安慰我,说我已经做得够多了。儿子乒乓球、羽毛球打得不错,班上少有对手,他的球技,谁教的?他老爸;儿子可以在大梅沙的防鲨网里连续不断地游几个来回了,尽管动作不规范,带有明显的乡土味,但许多大人见了,都称奇,谁教的?他老爸;儿子现在身体壮实,罕与药物为伍,谁之功?多与他老爸有关,从小,少抱他,让他独立;跌倒了,即使哭成泪人儿,也不扶他,让他坚强;大风大雨里,父子俩还在园子里踢球,我让他明白,“落汤鸡”没什么,是男人,就要学会忍耐;去年,儿子的爵士鼓水平已经达到8级了,作为陪练的我,真真高兴!
儿子越来越大,我压根就没想过为他买房,因为我们没那种能力。儿子想“拼爹”,那是没指望了,他呀,只好拼自己了。但话又说回来,我还是琢磨着给他留点什么,至少为他存点钱吧,也许某天,他心血来潮了,想出国留学用得着。这,我已有计划。不过,我是有条件的,要求他必须读完大学后,再考出去。因为太小出国,我怕他忘了中国这块地。这话,有点高调了,但,我总觉得,人,总不能忘了本吧。
最近,有位大学同学提议资助贫困学生,我如梦初醒,特意去了趟贵州。看着那些高中生每餐只有3元钱的费用,就想起了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日子,以及每天为吃饭发愁而太过优越的儿子,我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得慌,唉,唉,唉,我千忍万忍,还是忍住了。我很纳闷,不都是地球人吗,怎么就大不一样呢?抽空,一定要带儿子过去看看,也许会给他留点什么。
回来后,和老婆谈起所见所闻,她毫不犹豫地同意资助4个学生,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唉,唉,唉,太让人感动了,因为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按说我们并不富裕,至今还蜗居在政府分的不足90平米的“小房子”里。说实话,我们象大多数人一样,曾梦想有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以便接父母过来住住,尽我们的一点点孝心。但是,就在去年,当时老婆还没工作,全家就靠我那点薪水,我们曾异想天开地掰着手指算过,结果是深圳的房价早已高得剥夺了我们做房奴的权力。现在,老婆有了工作,家庭才多了点收入。这种情况下,老婆有此善举,实属不易。现在想来,这也许是老婆的心结吧,当年正是因为家贫,老婆只有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因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我想,这也许,能给儿子留下点什么。
对,是要给儿子留下点什么,至少这腰痛不能让我趴下。我得坐起来,练吉他,我想,明年儿子的手应该可以按住吉他弦了,是到教他弹吉他的时候了。新的红棉牌吉他,我早已买回来了,就放在角落里,我抬头就能看见。所以我必须坐起来,至少弹1小时,不是为我,而是为儿子。
还有,明天还得让他看看《中日战争内幕》,12岁了,不能只看动画片。傻笑是没用的,有人说过,忘记历史的人,是最最可怕的。钓鱼岛会不会是导火索呢?
我要让儿子明白,生命必须延续下去,而且必须带点精神!
(检验科 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