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2-10-16

  2012年9月3日下午,一名男子在深圳鹏城医院持刀砍伤4名医护人员。又一起医闹事件引起热议。从2012年3月23日 “哈医大杀医案”,“北京2名医生坐诊被刺案”、“陕西医生集体下跪”、“ 女医生不堪医疗纠纷服毒自杀”到今天深圳鹏城医院医护人员被砍伤等恶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让医护人员不寒而栗。

  难道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到了非拔刀相向不可的地步吗?从医生的职业特点来说,医生和患者之间,绝对不应是敌对关系,相反,医生和患者应该是朋友,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疾病才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敌人。如果在一个医疗体制中,医生和患者成了敌对关系,时时想着互相提防,怎么能齐心协力地同疾病作斗争呢?

  国内首部大型医疗剧——《心术》真实地反映了当今热点问题,编剧六六在书中提道:“《圣经》上说,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望),LOVE(爱)。我认为,我能看到的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圣人难做,好人难当,六六直言不讳,医疗体制的矛盾纠结,医生想做好却难做好的无奈,其根源是整个社会“信、望、爱”的缺失。“摧毁信任只要几年十几年,而重新建立起这个信任需要上千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首先是信任流失的因果报应,这点在医患关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深圳福田人民医院放射科实习了半年多,我感触良多。就像《心术》日记里的主人公,那位年轻的实习医生写道:“这个职业于我,简直像冰火两重天,我时而为之感动、振奋、心潮澎湃,时而情绪低落、怀疑人生、愤世嫉俗。我的心灵在接受各种考验和磨练,我不知道它是否已经伤痕累累、布满伤疤,抑或是柔软如初生蛋。”在DR室拍片时,为患者摆完体位,听到患者说一声“谢谢,辛苦了!”,一整天的辛苦疲倦就会消失殆尽;看到患者为感恩主任为他做介入手术挽救他的生命送来的锦旗“救死扶伤,仁心仁术”,就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向主任学习成为一名好医生。但是,患者对于医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却又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任何一种医疗设备的检查,都有它的局限性,再高端的设备,也无法百分之百的确诊。于是,有太多患者在看到报告后会反问:“为什么说考虑XX可能性大?!”更有甚者咄咄逼人,厉声大喊:“可能——这样的字眼怎么能够从医生的嘴里说出来?”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中,以结果为导向的信任已成为医患关系的一大特点,“治好了,你就是天使;治不好,你就是魔鬼。”当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灵魂缺失的社会,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信、望、爱,是一个社会灵魂的三角架,没有这三脚架作支撑,医生拯救病人的权柄摇摇欲坠,患者获得拯救的希望存在危机。《心术》里的人物,在信、望、爱缺失的社会大环境里,经历灵魂的动荡和流浪。有的在怀疑、失望、孤独中放弃信仰,有的,却在迷茫中依然坚守。本书的结尾,一个于医疗事故中痛失爱子的陕北老汉,没有向医院讨要一分赔偿,让医生看到了患者的信任;刘晨曦的爱女最终得到了肾源,预示了未来的希望;而一个凡事替他人着想的美丽女孩,让郑艾平再次感受到爱的萌动……信、望、爱,就这样借着某个人,某件事,点滴微弱的感动,似乎又温暖了前面迷茫的路。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对中国前景最美好的期待:在一个连“基本的善良都要遭受折磨,正常的良知都不敢表露”的社会里,我们已经饱尝信、望、爱流失的恶性循环带来的苦果,而唯一的出路,就是一个、再多一个的普通人愿意在迷茫中再多坚持一会儿,再宽恕一次,再多付出一点儿,重新奠定社会的根基。

  医院前面的花园一片绿绿的草地,毛茸茸的,路边种着一些桂花树,秋天快到了,如果我们能闻到气息的话,我希望不是医院里面的硝烟味,也不是那个福尔马林的味道,我希望闻到的是如那青草绿、桂花香一样沁人心脾的关怀和爱。

  (广东医学院 薛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