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甲、促质量,学用PDCA持续改进活动感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11-15

  在许多人心中,三甲医院是宽敞舒适的病房,是国际先进设备,是川流不息的病人,我们与之尚存一定距离。然而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精湛的医术,先进的管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颁布以来,新的等级医院评审主题转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如何将抽象的条款融入到具体的医疗工作中,使大家易接受、能操作、有效果是我科经常思索的问题。8月3日至10月18日近三个月时间,学用PDCA持续改进活动在各科室展开,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有些惊喜和意外,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二。

  一、小案例体现大智慧。科室存在的具体问题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能力也因人而异,为了让大家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实实在在去解决一个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凡涉及到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方面有办法解决或有改进空间的问题均可纳入。实施结果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个个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小的案例,如科室整理一个规范的床位预约管理登记本,既减少了空床的浪费,又尽可能满足病人的住院需求。大的案例到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霎那间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好点子,许多平时熟视无睹的小问题迎刃而解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同事显得才华横溢了,许多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的科室肯动脑子了。PDCA项目实施对大家真是触动不小,小案例中体现着大智慧。

  二、办法总是有的,只要肯想。在PDCA持续改进项目活动中,许多案例我们看了都收益匪浅,甚至有几分喜悦和惊讶。例如手术接台时间长,这是多年的顽疾,医生总有医生的理由,护士总有护士的理由。涉及面太广,剪不断,理还乱,光人的因素就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护工、清洁工、患者,更不用提层流室、电梯、器械周转等物的因素。要让这种涉及多因素、多部门的问题实际得到解决谈何容易!确实工程庞大且非一日之功。手术室从准备、排班、内部沟通,医患沟通,医护衔接、错峰手术、配对讲机、专梯专用、护工培训,增加器械等多环节全方位着手,一一改进,终于在今年将手术延时百分比由39.4%降至29.5%,哪怕是降了10%,也是极其不易。其中蕴含着不为人知智慧、汗水,直接体现的是效率、服务,间接体现的是医院的品牌、病人的生命。看到这个例子,似乎验证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乍一看,很多问题确实难以解决,每天解决一小步,日积月累,就能成一大步,每个科室前进一小步,医院就能前进一大步。办法总是有的,只要肯想。成效总会收到,只要肯做。

  三、理念虽好,贵在坚持。经过PDCA项目的推进,三甲工作以具体工具为载体渗入到科室工作中。以前大家不知PDCA是什么,现在无论是主任还是三甲专员均能领会用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去分析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的应怎样实施。问题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将这个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贵在今后坚持不断地改进,坚持不懈地前行。三甲标准中“持续改进并成效良好”是标准的最高境界,不仅要改进,而且要持续,最后还要卓有成效,这是新三甲标准的灵魂,也是难点。退一步即使不创三甲,改进也是需要的,也是永恒的,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尤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需要。

  四、如何激励主动改进是各级管理者应思索的。老问题总是常常存在的,新问题时常也会冒出来。问题的解决或是主动,或是被动。被动是大多数,因为我们不解决不方便自己的工作,不解决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不解决不利于同事合作,医院和谐。即使是被动的,我们也确实成功解决了一批又一批的难题,也获得了较大进步。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主动解决问题,效果就更不一样了。主动解决,可使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减少解决成本,减少不良后果。主动解决,可以使我们领先于兄弟单位,有更强的竞争力。主动解决,能使医院生机勃勃,充满了正能量。“一招先,吃遍天”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如何让大家主动解决问题,这是管理者的难题,各级管理者都应思索如何激励。“视而不见”的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才可能逐渐减少。

  持续改进,是大家需要的,也是大家期盼的,愿持续改进的种子能深深植入到科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愿福医在持续改进的路上越走越好。

  (三甲办杜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