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与身边的日常工作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9-16

  初次接触PDCA循环时,很陌生,总觉得那是很专业的词,与我们看病打针的日常工作关系不大。后来接触了几年ISO的管理工作,在边学边用中逐渐明白什么是PDCA,ISO的精华就是PDCA的不断实施。简单来讲,四大步,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全面质量管理靠这一科学程序实现。再简单一点,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接触三甲工作后,发现PDCA也是新三甲标准的灵魂所在,“持续改进并有成效”是评审细则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的一句话。

  有人认为,这是管理的名词,我们不搞管理,与我何干?这是狭隘的理解,其实我们每天每人都在接触PDCA,只是无意识罢了。昨天有个病人投诉发错药了,回头找原因看错在哪个环节;今天有个手术不理想,回头找原因是想想哪个手术步骤没做到位;明天护士长算奖金,为什么自己看的病人多了,忙得够呛,奖金却没提高,回头去问问?这些都是在PDCA。只是我们对有些问题视而不见,有些问题从不分析,有些问题分析了也无能为力,有些是多少年存在却从不去做改进。当然,我们也做了许多完整或不完整的PDCA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PDCA不仅管理者需要,临床工作人员同样需要。试想一下,今天打错了针不分析改进,明天又会出现打错针,那该是多可怕的事情,安全风险逼得我们自然要PDCA。今天病人在我院未解决的病痛,去了别的医院立即解决,医院个人不光彩,个人职业的发展逼得我们自然要PDCA。收费排队、电脑常死机,病人吵闹不休逼得电脑工程师也要PDCA。工作积极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医院如何发展逼得管理者也要PDCA。总之,PDCA大家都需要,PDCA实在太重要了。

  既然问题总会不断出现,PDCA就需不断进行,质量才有可能提高,除非只是昙花一现的问题。我们如何去P?计划做得再好,不能D,P有何用?只能是空谈。PD做了,只是应付做一下,效果如何,从来不C,接着就更谈不上A了。我们PD做得多,CA做得少。很显然,PDCA做得越多越完整,质量就提高得快,水平就会更高,绩效就会更好,所有的指标都会向好的方向迅速发展。

  总比做个大的PD好。新三甲的标准其实导向是非常好的,把医院从“军备竞赛”引导到“用心经营”的轨道上来。

  其实不是三甲建设搞PDCA,是我们生存的本领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PDCA,目前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就更需要重视PDCA,质量、安全、服总比做个大的PD好。新三甲的标准其实导向是非常好的,把医院从“军备竞赛”引导到“用心经营”的轨道上来甲,建设搞PDCA,是我们生存的本领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PDCA,目前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就更需要重视PDCA,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是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不断总结提高改进也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

  PDCA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一个职业也好,任何一个行业也好,都需要,永远需要!

  (三甲办 杜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