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珠海市举行
6月9日上午,中山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题大会在珠海市高新区软件园科技礼堂举行。珠海市委副书记赵建国、市政府副市长阎武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我校校长罗俊,副校长朱熹平、王雪华,张培震院士、高锐院士、王复明院士,来自海内外的优秀青年学者,以及我校各院系教师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会议。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题大会召开
王雪华主持主题大会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参加本届论坛的优秀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珠海市多年来对中山大学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作为我校全面提升珠海校区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已成为我校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引育工作的重要平台。他希望青年学者们以论坛为契机,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加强学术观点交流碰撞,期待青年学者积极参与新时代珠海和中山大学的创新发展事业。
赵建国代表珠海市委、市政府致辞。他介绍了珠海市的发展现状及美好前景,指出珠海毗邻港澳,港珠澳大桥贯通带来的独特区位发展优势突显,珠海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他强调,珠海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高标准推进交通和城市建设,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全面落实“珠海英才计划”,“升级”人才政策,以更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为各类人才干事成事创造条件和发展的空间。最后他表示,珠海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设与发展,希望与会青年学者将珠海作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事业抱负的新起点,带动更多创新人才汇聚珠海创新创业。
罗俊作论坛主题报告,他以“中大发展新时期”为主题,阐述了学校事业发展状况、珠海校区规划与建设状况,以及我校加强人才引育工作的总体情况。他指出,中山大学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办学定位、办学格局、办学理念引领我校办学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并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新时期中山大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教育思想,明确了“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继续加快步伐。他强调,中山大学正在努力从一所优秀大学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大学蜕变,人才强校是实现蜕变的根本理念和根本战略,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创新人才投身到中山大学新时期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事业中来,与中山大学一起携手追求卓越,共同创造中大美好辉煌明天。他着重阐述了未来三年珠海校区大建设与大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规划、平台建设和重点任务,强调学校作出全面提升珠海校区实力的战略决定,将全力打造具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办学水平和广泛国际声誉的国际化滨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学科,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空间科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和地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后,他向与会优秀青年学者发出热情邀请,表示学校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住房条件、更好的子女入学保障、更优的人才发展空间、更畅通的人才发展渠道,让各类人才在中大实现学术抱负和事业理想。
我校珠海校区院系的负责人和教授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复明院士介绍了对中山大学的认识和感受,并分享了院系办学在立足区域优势和自身条件,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学科前沿等方面的经验。数学学院(珠海)院长赵育林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目标,他表示对学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新建学院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物理与天文学院黄志琦教授分享了个人的求学经历以及在学校工作和生活的体会,他希望与会青年学者能够加盟中山大学,为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携手共进。地球科学与工程院张健教授重点介绍了入职以来学校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并分享了快速适应新环境、融入学校发展方面的经验。
珠海论坛院系分论坛之一
珠海论坛院系分论坛之二
6月9日下午至10日,我校48个院系将分别举办分论坛及人才学术交流会。
本届论坛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60余名海内外优秀学者报名,经学术组织甄选后邀请400多位青年学者参会。参会学者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其中,在海外取得(攻读)博士学位占47.2%,主要来自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荷兰等;35岁以下学者约占75%以上。相当部分学者经前期沟通,已确定了加盟中大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