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2018深圳-哈佛心血管进展院士论坛暨哈佛心血管三名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会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04-24

  2018年4月16日,2018深圳-哈佛心血管进展院士论坛暨中大八院哈佛心血管三名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会在深圳福田花园格兰云天大酒店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专家与心血管学科同仁一起交流、分享心血管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前沿与热点话题,促进深圳区域心血管学科发展与中美学术交流。深圳市卫计委罗乐宣主任、福田区人民政府何杰副区长、福田区卫计局董宏伟局长等领导莅临会议。

  启动仪式由我院心胸外科学科带头人、心血管中心主任李巅远教授主持,我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伍贵富教授致欢迎辞。随后,美国哈佛大学乔纳森(Jonathan,PHD)院士、中山大学科学与发展研究院陶亮副院长、福田区人民政府何杰副区长、深圳市卫计委罗乐宣主任分别致辞。会议就哈佛大学与中大八院在科研及临床的深入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洽谈了多个科研项目的合作,其中包括肥厚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基因分型研究、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机制研究、纳米技术在冠脉血栓的靶向治疗研究等。4月17日,哈佛心血管三名工程团队领导人Jonathan Seidman及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专家参观了坐落在深圳大鹏新区由华大基因公司负责管理的国家基因库。对院校企的合作达成初步的意向。当日傍晚,与深圳市科创委主要领导就深化科研合作开展了沟通,取得很好的效果。

  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是4月17日上午举行的“院士大讲坛”,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乔纳森(Jonathan,PHD)院士和Monty Krieger教授主讲。乔纳森(Jonathan Seidman,PHD)院士是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和遗传学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三院院士。现为哈佛大学心血管遗传学教授,并获得哈佛医学院Henrietta B. and Frederick H. Bugher教授的荣誉称号,在心血管领域有很强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在人类认知心血管疾病遗传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巨大贡献,他是第一发现先天性心脏畸形遗传基因的人,确定突变的转录因子基因Tbx5,NKX2-5在Holt-Oram综合征和心脏畸形的作用,利用小鼠基因突变模型阐释了基因缺陷对心血管疾病的意义,对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和预后死亡风险有重要价值。Monty Krieger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医学院Broard学院著名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专注于脂蛋白受体 - 特别是称为清道夫受体B类I型(SR-BI)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提供了对基本生物学过程的洞察力,有助于我们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CHD),并揭示了胆固醇和哺乳动物女性不育之间的意外联系。因对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的重要贡献,Monty Krieger教授获得2009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颁发的成就奖。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贝斯以色列医院Peter Kang和Jonathan Seidman院士心血管医学团队授牌仪式和广东省辅助循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

  此次大会,大大增强了我院心血管中心的学术影响力,同时此次三名工程的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吹响了向更高学术地位进发的号角。今后,心血管中心将依托三名工程的有利优势局面,快速发展,力争与国际第一齐步走。

 

会场图片

  

海内外专家及嘉宾莅临会议

 

启动仪式由李巅远教授主持

 

伍贵富书记致欢迎辞

 

福田区人民政府何杰副区长致辞

 

深圳市卫计委罗乐宣主任致辞

 

与会专家和嘉宾为广东省辅助循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心内科 张焕基/文图